鱼类对漂白粉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毒理
鱼类对漂白粉的反应依鱼类的品种、规格而异。褐鳟、红点鲑在幼苗阶段时,水中含有效氯0.05-0.06毫克/升经48小时死亡;而在鱼种阶段时,致死量增至有效氯0.09毫克/升。鲶鱼、美洲鱼的耐受性略强,它们的开始致死量分别为有效氯0.17毫克/升与0.13毫克/升,半致死量分别为有效氯0.21毫克/升与0.18毫克/升;狗鱼、丁鱼及鲤鱼的耐受性最强,含有效氯量达到0.7毫克/升时,经30-82小时致死。金鱼在每分钟4升的流水速率中含有效氯1-1.5毫克/升8小时死亡。人工饲养的草鱼、鲢鱼对有效氯的临界致死浓度在0.56-0.70毫克/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鱼类对低浓度氯有暂时的回避反应,随着氯的浓度增加,其回避行为反而减弱。例如,虹鳟在有效氯0.001毫克/升浓度时有回避反应;在有效氯0.01毫克/升时则发生所谓偏氯现象,即对含氯浓度高的水域反而表示喜爱。这种情况在池塘养鱼中有时也可见到,当食台四周用漂白粉挂篓消毒时,起初鱼类对此有回避行为,尽可能躲避挂篓的地方;如用大量漂白粉泼入食台的青饲料上,则可见鱼类在白色的漂白粉水中穿梭往来争食,不再回避,养鱼者也达到了使鱼体浸浴消毒的目的。
鱼类为何产生对氯的趋避反应?一些研究者认为,鱼鳃有排泄氨及氨的衍生物的作用,这些氨类物质与水中一定浓度的游离氯相结合形成氯胺类物质,该物质可诱发鱼类趋氯行为。笔者对草、鲢鱼也做过行为反应测定,当水中含氯量在0.15-0.20毫克/升时就有明显的趋向行为;当含氯量增至0.60毫克时鱼类还敢于闯入,以致鱼体受次氯酸等直接渗透刺激,造成鳃瓣充血,粘液分泌增多,甚至肝脏遭受破坏,鳃丝软组织坏死,出现灼伤症状死亡。近年来,国内网箱养鱼有使用漂白粉而毒死鱼的事故,网箱表层水的药物浓度远远超过安全浓度,由此引起鱼类瞬间中毒死亡。
本文源自http://www.mypiaobaifen.com/zxzx/36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(责任编辑:漂白粉http://www.mypiaobaifen.com/)
上一篇:井水如何利用漂白粉来消毒
下一篇:漂白粉急救措施及灭火方法